过度热爱存钱的年轻人,慢慢就成为了穷人
对多数年轻人来说,存钱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投资自己。那些不爱存钱,只爱投资自己的年轻人,混得都不会太差。
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事实:那些不爱存钱的年轻人,混得都不会太差。
2012年,报社来了两位大学毕业生,小张和小李,他们同时成了见习记者。虽然都是985高校毕业,但他们为人处世的风格有着天壤之别。
比如,去外省采访,小张会选择速度较慢的长途汽车,他把省下来的差旅费,一笔笔存起来。小李却恰恰相反,他总会乘坐速度最快,也最贵的高铁,乃至自己倒贴钱,搭乘飞机。
结果是,小李总能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,他开始写出许多影响力巨大的报道。两年后,他就成为了报社的首席记者,收入差不多是以前的三倍。因为常常采访不到独家新闻,小张至今还是报社的普通员工。
小李的生活越过越滋润,他如鱼得水,自信成熟。小张慢慢变得喜爱抱怨,苦闷怯懦,日子捉襟见肘。
有时候,你以为自己是在存钱,其实,最好的赚钱办法,是花钱和投资。
我曾经是个极度热爱存钱的人,甚至以不动用工资卡里的钱而自豪。仅仅凭借稿费生活,我最大可能压缩自己的开支,省吃俭用。终于,在工作的第三年,我买到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。
因为房贷,我突然发现,日子变得紧巴巴起来。收入并没有增加,开支却一天高过一天,我再拼命存钱,也时常入不敷出。
研究生时寝室里的一个同学,一度是我们中最穷的人。他低价卖了房子,把所有的收入,都投入到创业中。负债几十万,做起了自己的烘焙事业。今年,熬过了最开始的艰难几个月,现在开始盈利,利润一天高过一天。
因为对待存钱的态度,不过短短几年,我们开始成为相差巨大的两种人。
这些年,我见到的收入翻了许多倍的年轻人,没有一个喜欢存钱。
前不久,去参加了一个哥们旅行社的开张仪式。虽然才开张,却已有10个员工,规模喜人。
几年前,哥们还是另一家旅行社里的基层员工,收入不高,但他每个月都会坚持几笔支出。
首先是花费差不多1000块,请行业内的前辈吃饭,和他们聊天,请教他们的经历和经验。
然后是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论坛。有时候,门票并没有那么容易买,但他宁愿加价。
开支最大的一项,是他每年都要出国游一次。
工作好几年,他没有存下一分钱,但业务能力开始冒尖。他先是被提拔为部门总监,再是公司副总经理,然后他拉到一笔投资,自己出来单干了。
他没有让钱在银行里沉睡,却用来投资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因此,他打破了自己的窠臼,收获了更大的平台,和更高的事业层次。
为什么越爱存钱的年轻人,越有可能成为穷人?
答案很简单:一个人花钱的能力,实际上,也对应他的见识、高度和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有些人为了存钱,舍不得花钱去听精彩的讲座,舍不得花钱去上业务大神的课;有些人,却把有限的工资,都投资到了自己个人价值的提升上。
有些人为了存钱,租住在离办公室很远的郊区,每天把时间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;有些人,宁愿在办公室附近租很贵的房子,用多出来的时间,锻炼身体,交结人脉。
有些人为了存钱,穿最差衣服,背最差的包;有些人,就算收入不高,也要保持最基本的衣着整洁与光鲜,他们获得的职场机会,自然会更多。
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最大区别就是,穷人往往只在乎钱,富人往往更在乎其他东西。所以,那些过度热爱存钱的年轻人,慢慢就成为了穷人。
当然,我不是反对存钱。
老年人需要存钱。他们打拼了一辈子,只有银行卡上的余额,才能给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。
人到中年,也需要存钱。他们负重前行,是一家子的主心骨。柴米油盐酱醋茶,是他们的日子。他们也不知道,意外和明天,哪个会先来。
只有年轻人,没有必要做一个热爱存钱的人。
因为你的资源有限,如果你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,你就无法用钱去交换其他资源。存在银行里的钱,只会越来越贬值。你的生活不会变好,只会变得糟糕。
你存储的是钱,但你可能正在透支和压缩自己的人生。
多年后来看,你一定会发现,每个月存三千的人,和每个月敢花五千的人,大不一样。
恕我直言,爱存钱,正在成为穷人的新标志。
对多数年轻人来说,存钱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投资自己。那些不爱存钱,只爱投资自己的年轻人,混得都不会太差。
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次宴请退位的皇帝溥仪到家中做客,随手展示了几件珍藏的古董字画,但是溥仪随手指了几件就告诉他这些都是赝品。
王国维一代大师心里很不痛快,多方求证后发现果然都是赝品,不得不对小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然而溥仪却说了一句:“我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不太一样。”
溥仪虽然只做了短短三年皇帝,可仍然是铁打的皇族中人,从小所处的环境和眼界岂是普通人所能比拟?
海明威曾说,如果你足够幸运,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,那么从此以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。
即便不再是皇帝,那种刻在一个人骨子里的痕迹也很难磨灭。
除了一个人的出身,我们还能从四个方面看出TA是不是真的见过世面。
会讲究,能将就
会讲究是一种追求和品味,是穿着得体的优雅,是举止投足间的绅士淑女,亦是对精致生活孜孜不倦的态度。
能将就则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一种面对生活艰辛的坦然心境。
在北京的时候,我住在东湖渠附近的老小区。小区对面是一大片棚户,住的大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商贩,经营一些杂七杂八的小商品生意。
常来常往的人多是卖菜小贩、卤肉大妈和五金小百货大叔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每天上班坐公交的时候,我总能看见一个画着精致的妆容、戴着深红色的贝雷帽、穿着同色系的呢子大衣的女子,从棚户区款款走来。
那5cm的粗跟鞋踩在满是砂砾的小路上总会发出咯咯的声音,脚下的波澜惊飞了鸟雀,让人无不为之叹息。
不一会车子来了,她不紧不慢地跟在人群之后,丝毫没有上前争得一席之地的举动,就那样静静地等着,像一朵水莲花般优雅而淡定。
我想,她一定读过最美的文字,见识过最百态的人生,去过最迷人的远方。所有这些磨砺最终让她活成了棚户区难得的风景。
能享受最好的,也能承受最坏的
《绝望主妇》里的男人们可圈可点,各有特色,可最让我佩服的还是Carlos。
初登场的Carlos 可谓少年得意:事业有成,娇妻在旁,鲜衣怒马,妥妥的紫藤郡人生赢家。
可是他很快就卷入了一场官司,不仅流失了半生的财富,自己也身陷牢狱。
从身处高位到阶下囚,他的痛苦和失落都远在金钱能力之外,是无论怎样都摆脱不掉的苦闷。
当他眼睁睁看着警察搬走了他们价值不菲的私人物品,偌大的房子顿时变得空空如也的时候,妻子Gaby对他说:“我一生没钱过很多次,但是从来没有穷过。”
Carlos 微微颔首:“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你。”
得意的时候,他是叱咤商界的资本家,是行走的赚钱机器;
落魄的时候,他是最好的按摩师,坦然面对人生低谷;
他是最称职的父亲、最懂得欣赏妻子的丈夫……
那些既能享受最好的生活、亦能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奋力向前而不自乱阵脚的,必定是见过世间百态、尝过人情冷暖而不忘初心之人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,让求知的人更加明智。
读了足够多的书,有了足够深的思想,了解了足够多的知识,才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辨别事情的能力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比别人走的更远。
古人云: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多读书是好事,但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,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。
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曾说,学习之余,外交官父母常常带着自己去过很多国家。
除了欧美,还在巴西住过一段时间,也去过最年轻的国家东帝汶,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尼西亚等。
而许多尚在底层的孩子们的所见所闻却止步于书本上的世界,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跨越出生所在地,更不用说在高中之前就周游列国了。
行万里路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为了攀比,而是在旅行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。
当你没有见过这世间的美好,你就常常误以为目前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,从而将自己禁锢在小小的世界里,却忘记了世界之大。
而我们活着,不正是为了去体验那些没有体验过的美好吗?
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
有一种人,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很低调。
年初的时候,一个久违谋面的老朋友约我吃饭,本来这是挺好的事儿,可席上他从开始就喋喋不休地介绍起自己的项目了:“国外有个朋友给我投1000万都没要,我不缺钱……”
我点头附和着,结果饭还没吃完他就急不可耐地要走,“一会市里的领导要来视察,没了我不行,你先吃吧!”
我真是好气又好笑,有事你就打个招呼,何必搞得自己后台很硬的样子?
我经常能收到一些所谓“名流”人士的名片,背后写满各种头衔,XX公司总经理、XX协会XX区分会长。
好像头衔越多,身份越尊贵。
真正专注于一个领域且真的有所成的人,名片反而越简洁。
那些真正见过大世面、骨子里就高贵的灵魂岂是通过参加几次高级饭局、认识几个大牛就能速成的?
苏格拉底说:哲学就是认识你自己。
2013年,《西游降魔篇》票房大卖,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向周星驰发出邀约,希望他现身电影节。
遭拒绝后,组委会给他发了资料,希望能提供一份个人简介。
助手为他准备了三个版本,各有侧重,结果周星驰只用了“电影工作者”五个字。
即便是无数国人心中的喜剧之王,周星驰依然本着电影人的初心,没有被物质和荣誉冲昏头脑,入行几十年来始终低调。
但是在面对电影本身的时候则坚持自己的原则,虽多次被合作过的演员或导演力数不是。
可他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态度,专心致志只为给观众奉献更好的电影。
《西游降魔篇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
有过痛苦,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;有过执着,才能放下执着;有过牵挂,才能了无牵挂。
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总能在人群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,温和却有力量,谦卑而有内涵。
换句话说,所谓见世面就是当你知道什么才是“好”之后,历经润物无声的滋养和经年累月的熏陶,才成就的气质与修养。是连国学大师王国维都羡慕的见识和眼界。
如此,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。